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華為近兩年專利新申請量每年超1萬件 將把專利回報用于研發(fā)

摘要:華為在2022創(chuàng)新和知識產權論壇上公布了其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布局及最新進展。近兩年華為專利新申請量每年超1萬件,創(chuàng)歷史新高。

  ICC訊 6月8日,華為在2022創(chuàng)新和知識產權論壇上公布了其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布局及最新進展。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表示,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chuàng)新,近兩年華為專利新申請量每年超1萬件,創(chuàng)歷史新高。

  “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yè)已在知識產權專利上有了顯著成績,甚至在某些領域處于全球引領位置。從價值角度來看,華為已在5G等領域形成高價值專利包。擁有實施標準必要的專利,并明晰其價值,將讓企業(yè)在專利交叉許可談判中占據有利地位,對知識產權保護、專利使用費的合理運營也非常重要?!敝袊ù髮W知識產權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云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華為在全球持有專利涵蓋了5G、藍牙、WiFi、計算機、核心網設備,有線基礎設施等。此次,華為還公布了第四屆“十大發(fā)明”,包括基于多目標博弈的智能駕駛決策方案、數智光分配網等,覆蓋計算、智能駕駛等。

  據華為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5年,已有超過20億臺智能手機獲得了華為4G/5G專利許可。在汽車領域,目前每年約有800萬輛獲得華為4G/5G專利許可的智能汽車交付給消費者。在視頻領域,目前已有260家廠商、10億臺終端產品通過專利池獲得了華為的HEVC專利許可。

  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樊志勇表示,華為正在積極討論建立新的專利池,期望為更多的Wi-Fi設備提供華為專利許可。華為也在與相關機構積極溝通5G領域的聯(lián)合專利運營方案。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fā)展研究中心6月6日發(fā)布的報告,當前全球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利共21萬余件,涉及4.7萬項專利族(一項專利族包括在不同國家申請并享有共同優(yōu)先權的多件專利),其中中國聲明1.8萬項專利族,占比接近40%,排名世界第一。申請人排名方面,華為公司聲明5G標準必要專利族6500余項,占比14%,在全球居首。

  “我國專利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華為,并且華為非常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在很多專利上其他企業(yè)均無法繞開。高通、蘋果這些采用5G雙模的芯片及手機巨頭,也將向華為支付專利費?!?A href="http://odinmetals.com/site/CN/Search.aspx?page=1&keywords=%e5%8d%8e%e4%b8%ba&column_id=ALL&station=%E5%85%A8%E9%83%A8" target="_blank">華為云MVP馬超稱。

  在看懂研究院研究員、通信工程師袁博看來,標準必要專利目前是所有涉及5G的專利中最有價值的核心專利,是5G標準在專利上的體現,也是所有5G設備商、終端企業(yè)、服務商都會涉及的核心專利?!耙虼?,標準必要專利代表著通信企業(yè)對5G核心技術的貢獻程度,也是通信企業(yè)在5G技術產業(yè)鏈話語權的體現。出于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要求,所有使用該專利的企業(yè)都必須為專利所有人繳納專利使用費,這也意味著高質量的標準必要專利將為企業(yè)帶來巨大的商業(yè)價值?!?

  去年3月份,華為知識產權部部長丁建新曾透露,華為已從2021年開始收取5G專利授權許可費,單臺手機許可費不超過2.5美元,預計2019年至2021年知識產權收入為12億美元至13億美元。

  對于如何收取專利費,今年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也在其簽發(fā)的《專利許可業(yè)務匯報》中表態(tài),華為已經形成了高價值專利包,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皩τ谥R產權不能為了收費而收費,但也不能要得太低?!?

  談及專利費的用途,樊志勇此次表示,華為將把專利獲得的回報用于研發(fā),“面對三年來的重重挑戰(zhàn),華為依然堅持每年至少投入30億美元用于基礎研究?!必攬箫@示,2021年,華為投入研發(fā)費用1427億元,占銷售收入的22.4%,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fā)費用超過8450億元。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1、凡本網注明“來源:訊石光通訊網”及標有原創(chuà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訊石光通訊網。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
2、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訊石光通訊網)”的作品,均為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轉載無法確定原網地址,若作品內容、版權爭議和其它問題,請聯(lián)系本網,將第一時間刪除。
聯(lián)系方式:訊石光通訊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