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鄔賀銓院士:5G將為教育提供更優(yōu)質的應用服務

摘要:“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日益普及和落地,5G將以其顯著優(yōu)勢為教育全生命周期提供更優(yōu)質的應用服務?!编w賀銓院士表示。

  ICC訊 “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日益普及和落地,5G將以其顯著優(yōu)勢為教育全生命周期提供更優(yōu)質的應用服務?!?A href="http://odinmetals.com/site/CN/Search.aspx?page=1&keywords=%e9%82%ac%e8%b4%ba%e9%93%a8&column_id=ALL&station=%E5%85%A8%E9%83%A8" target="_blank">鄔賀銓院士表示。

  鄔賀銓院士指出,基礎網絡、數(shù)據(jù)中心、云計算、平臺支付、工業(yè)互聯(lián)網等新一代信息基礎建設為教育現(xiàn)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撐。5G技術促進了高清視頻、VR/AR/MR的技術升級,實現(xiàn)了課堂實時互動的低時延直播、虛擬名師、教師助手等功能,為疫情期間學生的居家學習與教學內容高度定制化提供了可能,推動了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新。

  “5G的直播可以實現(xiàn)4k/8k超高清、低時延。低時延直播可以進行課堂實時互動,師生間就像線下教學那樣能直接看到彼此的眼神和反應,而過去線上有延遲很難有線下面對面的體驗感?!?鄔賀銓院士向記者介紹。

  他同時提到,低齡孩子很難長時間坐在屏幕前,基于5G的直播教學與當前在線教育相比,師生雙向互動,而且5G可以捕捉學生實時學習行為,能及時引導,讓孩子提起學習興趣。

  學生在家自學課本或閱讀課外讀物時,常常會產生疑問。在談到“5G技術對于學生課外學習的影響”時,鄔賀銓院士特別介紹, 5G手機可以拍攝書本中的文字或圖畫并上傳到云端搜索,關聯(lián)的解說可下載到手機,以動畫或視頻解說的形式更便于理解。

  “學生們參觀或郊游時,5G手機或5G+AR眼鏡可以讓攜帶者有一個身邊免費導游,可以讓枯燥的文字變得動起來,可以將在博物館或植物園看到的展品和景物直接拍照或視頻上云搜索,相關解說立刻回傳。” 鄔賀銓院士說。

  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賦能教育形式改變的同時,還將實現(xiàn)教育內容獲取方式的變化。例如構建虛擬學習環(huán)境、虛擬實驗室等,通過形象、生動、直觀的形式來表現(xiàn)知識。

  “我們可以通過技術模擬地震、飛機駕駛、手術,還能夠還原歷史場景,如博物館展覽、史前時代等等。”鄔賀銓院士表示,虛擬現(xiàn)實技術可通過自然的交互方式,將抽象的學習內容可視化、形象化,為學生提供傳統(tǒng)教材無法實現(xiàn)的沉浸式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獲取知識主動性,實現(xiàn)更高的知識保留度。

  而談到“5G+教育面臨的挑戰(zhàn)”時,鄔賀銓院士指出,目前5G終端以及AR/VR可穿戴設備成本仍然較高,難以普及;適應并體現(xiàn)5G特點的課件還很少,研發(fā)相關課件內容迫在眉睫;線下教育的5G應用場景的應用有待繼續(xù)開發(fā);教師隊伍也需要適應新時代的需要,更快融入5G+教育模式。

  他同時提到,產業(yè)向數(shù)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的轉型,對高技術人才的數(shù)量與質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人才需求的變化呼喚產教科更緊密的融合,多層次多模式培育人才。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1、凡本網注明“來源:訊石光通訊網”及標有原創(chuà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訊石光通訊網。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
2、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訊石光通訊網)”的作品,均為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轉載無法確定原網地址,若作品內容、版權爭議和其它問題,請聯(lián)系本網,將第一時間刪除。
聯(lián)系方式:訊石光通訊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