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華為2015美國市場計劃曝光:改變形象大舉進軍

摘要:來自路透社的最新報道稱,在被美國國會議員們定義為一種國家安全威脅的兩年后,中國華為公司現在打算推出一些新手機和可穿戴設備,通過市場營銷努力贏得美國消費者。

  ICCSZ訊 北京時間3月4日消息,來自路透社的最新報道稱,在被美國國會議員們定義為一種國家安全威脅的兩年后,中國華為公司現在打算推出一些新手機和可穿戴設備,通過市場營銷努力贏得美國消費者。

  華為告訴路透社,這家去年年收入超過400億美元的公司,正準備今年向美國市場推出一些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包括其面向年輕人的“榮耀”品牌手機等。

  華為美國發(fā)言人Bill Plummer表示,此前尚未報道過的該公司2015年的美國市場計劃,將包括傳統(tǒng)的廣告、網絡推廣和贊助運動團隊等。

  華為正在改變市場營銷方式,它正試圖擺脫掉廉價技術產品供應商的形象,而這是許多中國公司都普遍面臨的消費者認知問題。這對一家多年來一心一意專注于工程研發(fā)、且相對不那么重視消費者品牌的公司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變。

  去年12月,華為在紐約時代廣場上高調打出了榮耀6 Plus手機的廣告。Plummer表示,這是“一種新事物到來的象征”。

  他拒絕透露華為在其新的市場營銷活動方面的計劃支出金額,也未指明將會贊助哪一支運動團隊(或者是多個團隊)。目前華為已經贊助了倫敦阿森納足球俱樂部、印度板球隊(印度超級板球聯賽的班加羅爾皇家挑戰(zhàn)者俱樂部)和澳大利亞橄欖球俱樂部(澳大利亞橄欖球聯盟堪培拉奇襲隊)。

  華為智能手表

  在近日于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15上,華為發(fā)布了其首款智能手表,這款產品將在包括美國在內的20多個國家進行銷售。

  華為希望通過一些新手機直接吸引美國消費者們,這些新手機同時包含了高低端機型。同時華為還希望能夠確保與運營商們的合作,通過亞馬遜或是華為剛啟動的美國直銷網站gethuawei.com這樣的在線商城進行銷售。

  圖:華為美國直銷網站

  目前還不清楚華為將如何打開與運營商們的合作。美國手機市場是一個由運營商主宰銷售的市場,但是華為對于大多數美國智能手機用戶來說仍是一個陌生的品牌。不過,業(yè)界對其價格在數百美元的高端智能手機,普遍反響不錯。

  但是,美國手機市場現在仍由蘋果和三星電子所掌控。目前美國四大移動運營商Verizon、AT&T、Sprint和T-Mobile,沒有一家在其網站上銷售華為手機,并且都拒絕透露是否已與華為展開商談。

  2013年,在其產品被美國國會貼上國家安全威脅標簽稱其設備會被中國政府用于間諜行為之后,當時的華為表示,它將專注于其他市場。華為對美國國會這份報告進行了否認,但是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告訴記者,他覺得公司陷入了中美貿易戰(zhàn)之中。

  白宮下令執(zhí)行的審查并未發(fā)現任何華為從事間諜活動的證據。

  障礙與機會

  美國國會議員的關注主要圍繞在華為的網絡設備方面。并且,分析師表示,對華為而言,消費者對其智能手機品牌認知度不高,是比來自華盛頓方面壓力更大的一道障礙。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C的數據顯示,目前華為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市場份額不足1%。IDC研究經理Ramon Llamas表示,華為或許可以借鑒另一家中國手機廠商中興通訊的做法——目前中興通過銷售相對廉價的智能手機,并與Tier-2運營商(例如Boost Mobile)進行合作,已經占據了美國6.4%的市場份額。

  Gartner分析師C.K. Lu表示,在線銷售,尤其是消費者們全價購買無合約的裸機越來越受歡迎,這或許意味著華為的最佳選擇。并且,他認為華為與運營商們達成合作也非易事。他說:“美國市場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是很艱難的,除了蘋果和三星。”

  Plummer說,華為計劃擴大其在美國的產品組合,是該公司努力在美國和其他市場實現消費者們對華為“正?;?rdquo;認知的營銷舉措的一部分。

  雖然他拒絕透露“正?;?rdquo;意味著什么,但是大部分公眾對華為的討論,多圍繞在其電信設備會否被中國政府用于間諜行為,而直到現在華為都一直保持著低調態(tài)度。

  其他中國公司則傾向于別的路線:另一家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已經宣布進軍美國市場,但卻暫時不會在當地市場銷售智能手機,相反,這家公司選擇了出售耳機和移動電源等配件,以此來試水市場。

內容來自:C114
本文地址:http://odinmetals.com//Site/CN/News/2015/03/05/20150305002939445800.htm 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
關鍵字: 華為
文章標題:華為2015美國市場計劃曝光:改變形象大舉進軍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訊石光通訊咨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光通訊咨詢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我們誠邀媒體同行合作!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咨詢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