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華為10億美元擬購馬可尼"爛攤子"是否理性?

摘要: 對于外電報道的中國華為科技擬收購英國電信制造商馬可尼一事,8月8日,華為有關人士對本報記者稱,該事宜在公司內部暫時沒有動靜。據(jù)8月7日的《星期日泰晤士


     對于外電報道的中國華為科技擬收購英國電信制造商馬可尼一事,8月8日,華為有關人士對本報記者稱,該事宜在公司內部暫時沒有動靜。據(jù)8月7日的《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華為可能收購馬可尼,目前收購議案正在商討中,收購價可能超過6億英鎊(折合10.7億美元)。

    擁有2.2萬名員工的華為,預計今年來自國際及本土的營業(yè)額將分別達到40億美元及30億美元。因此,市場盛傳華為正等候上市的理想時機。《星期日泰晤士報》引述的評論員則估計,華為可能借殼馬可尼,變身為一家英國公司。

    值得留意的是,根據(jù)華為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集團2004年擁有的光纖網(wǎng)絡,約占全球的9%,在各大國際電信設備商中排名第3。至于去年擁有全球6%光纖網(wǎng)絡的馬可尼,排名第7。如果華為與馬可尼成功合并,兩者合計將可望擁有全球最大的光纖網(wǎng)絡,超越法國阿爾卡特及加拿大北電網(wǎng)絡。 

    但也有業(yè)內人士對華為此次收購意向并不看好,因為2001年馬可尼公司就瀕臨破產(chǎn),雖然有一定的恢復,但在今年年初丟失了英國電信集團的一個重要合約后,它又損失了一半的市場份額,甚至裁掉了800個工作崗位。同時,在馬可尼此前發(fā)布的第一財季財務報告顯示,它的虧損額高達3600萬英鎊,而去年同期為虧損1000萬英鎊。持續(xù)業(yè)務的銷售收入下降了1.4%,降至2.85億英鎊。分析師對此曾建言“該公司最好的選擇是分拆并出售”。這才出現(xiàn)馬可尼委任摩根士丹利為代表物色買家。

    即使能低價收購馬可尼,但要承擔馬可尼的巨額虧損,重組馬可尼的“爛攤子”,成本也很高,而且收購歐洲企業(yè),在重組和裁員方面面臨較大的阻力,困難重重。

    從以往的一些中國企業(yè)海外收購案看,中國企業(yè)的海外路線并不順暢。

    2003年底,中國第一代成功企業(yè)的榜樣TCL出手不凡,收購法國阿爾卡特,率先吹響了波瀾壯闊的“全球規(guī)?!钡闹袊柦牵?004年底,聯(lián)想又吞并了美國IBM公司的全球PC業(yè)務;在此之前,浙江華力購并飛利浦的手機研發(fā)部門,華力公司也因此事而名噪全國。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華力在國內的主業(yè)并不是手機,其悄悄地尋求下一個買家也就是必然。無獨有偶,TCL和阿爾卡特牽手僅7個月,便因整合不力帶來的巨額虧損導致分手。盡管聯(lián)想聯(lián)姻IBMPC還未有一個定論,但是接手一個虧損嚴重的部門,聯(lián)想自身業(yè)績受到的影響也將在這幾年逐步浮現(xiàn)。

     事實上,中國企業(yè)出現(xiàn)跳躍式的“并購”式國際化并不奇怪,但是如何在并購中減少風險,獲得成功,是一門非常高深的學問。年輕的中國企業(yè)顯然經(jīng)驗不足,付出了慘重的“學費”。國際化擴張是比較流行的做法,但未必是中國企業(yè)最合適的做法??傮w而言,購并的風險較大,而采用合資或者合作的方式,可以降低相應的風險。

      或許,華為需要抑制一下并購馬可尼的沖動。

 

     作者:邵一乙 李揚  來源:國際金融報


 

內容來自:本站原創(chuàng)
本文地址:http://odinmetals.com//Site/CN/News/2005/08/09/20050809094520062500.htm 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
關鍵字: 中興通訊
文章標題:華為10億美元擬購馬可尼"爛攤子"是否理性?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訊石光通訊咨詢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光通訊咨詢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我們誠邀媒體同行合作! 聯(lián)系方式:訊石光通訊咨詢網(wǎng)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