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近日,美國光學學會公布了2025年新當選會士(Fellow)名單,來自27個國家的121位著名專家當選。美國光學學會成立于1916年,是光學領域最權威的國際學術組織;除了光學和光子學領域,還為物理學、生物學、醫(yī)學、電氣工程、通訊、天文學、氣象學、材料科學、機械工程和計算等諸多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高水準的專業(yè)服務。美國光學學會Fellow是光領域的極高學術榮譽,其遴選程序非常嚴格,最終當選Fellow的學者必須對光學和光子學的發(fā)展作出了卓越貢獻(“served with distinction in the advancement of optics and photonics”)。
光通信作為信息傳輸?shù)暮诵募夹g,在人工智能(AI)時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隨著AI技術對數(shù)據(jù)規(guī)模、傳輸速度和實時性需求的指數(shù)級增長,光通信的高帶寬、低延遲、高可靠性和低能耗特性成為支撐AI發(fā)展的關鍵基礎設施。在2025年新當選的美國光學學會Fellow中,我國光通信領域有三位專家榜上有名:
1.李晗博士,中國移動
因在光傳送網(wǎng)絡和切片分組網(wǎng)絡的研究與開發(fā)方面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而當選
(“For pioneer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 and slicing packet networks”)
2. 馬雄峰教授,清華大學
因在實用量子密碼學和量子通信方面的貢獻,以及將其與基礎量子理論聯(lián)系起來的工作而當選
(“For contributions to practical quantum cryptography and quantum communication, and for linking them to foundational quantum theory”)
3. 張帆教授,北京大學
因在光纖非線性和高速光纖通信方面的杰出貢獻而當選
(“For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fiber nonlinearities and high-speed fiber-optic communications”)
在當今的AI時代,光通信不僅是“信息高速公路”,更是推動智能革命的核心引擎和數(shù)字經(jīng)濟與智能社會的基石。相信中國光通信領域的同行們在這個時代將大有作為、造福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