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海爾競購美國家電巨頭美泰公司,易觀國際顧問事業(yè)部 王濤認為:海爾收購美泰的目的,短期內是希望借殼到美國上市,長期目標是增加全球性的市場品牌認知。目前海爾國際化之路已經(jīng)到了一個關鍵點,海爾不會輕易放棄這次美泰的機會。收購成功將使海爾的渠道、品牌在歐美市場得到提升,但需要仔細考慮品牌策略和收購過程產(chǎn)生的風險。
易觀國際顧問事業(yè)部 王濤從產(chǎn)業(yè)角度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海爾在美國有工廠,收購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得美泰的生產(chǎn)線和工廠,而是希望通過美泰到美國資本市場借殼上市,因為直接到美國主板上市的成本相當高。
二、海爾擁有青島海爾(600690)、海爾中建(1169.HK)兩家上市公司,應該說現(xiàn)金充足,收購美泰的主要目的不是為了募集資金,而是為了增加全球性的市場品牌認知,尤其是在歐美中高端家電市場。
三、由于上月美泰公司已經(jīng)接受了Ripplewood控股公司總價值21億美元的收購請求,海爾屬于第三方介入,如果競購成功,不會在價格上占到便宜。
四、目前海爾國際化之路已經(jīng)到了一個關鍵點,遇到了競爭對手的猛烈阻擊。能否取得突破性進展對海爾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海爾不會輕易放棄這次美泰的機會。收購之路荊棘密布,但如果收購成功,對海爾來說將渠道、品牌將在歐美市場得到提升。
五、 收購以后品牌問題將困擾海爾,使用美泰品牌無助于海爾自身品牌的建議,如果使用聯(lián)合品牌是否能夠得到用戶認可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易觀國際顧問事業(yè)部 王濤對海爾的收購策略做了如下建議。他表示,國內企業(yè)普遍缺乏對美國資本市場的認識,收購過程將存在許多不確定性因素,從而增加了風險。因此,建議海爾多考慮風險防范措施,比如詳細設計交易結構、支付手段、支付節(jié)奏和風險防范的設計。交易的前期溝通不要交由中介機構全權代辦而應主動參與,以避免收購后雙方在文化、思維方式、管理理念等方面出現(xiàn)巨大摩擦。
----------------- 新浪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