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光器件整合加速:中國廠商亟待加強基礎研究

摘要:縱觀以往的收購事件,涉及到光器件、芯片層面的多項核心技術,每一項都足以讓大多數中國廠商眼紅。但是,在這場技術與資本的游戲中,玩家沒有中國人。

  ICCSZ訊 上周五傳來消息,光通信器件行業(yè)兩家排名世界前十的廠商發(fā)生重要交易,NeoPhotonics宣布以17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Emcore的可調激光器和光收發(fā)器產品線,包括150萬美元現金,預計在2015年1季度完成。

  Emore和NeoPhotonics都是擅長資本運作的廠商,且都與中國有些沾親帶故。NeoPhotonics(新飛通光電)此前主體是深圳飛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被美國人收購后整合而成;Emore曾計劃將光通信器件業(yè)務搬到中國唐山。俱往矣。這筆交易不僅僅是雙方產品線的整合,更是行業(yè)當前發(fā)生的購并事件的縮影。

  核心技術加速集中

  在這起涉及可調激光器技術產品的收購之前, Emore已經向住友電工出售了VCSEL(垂直腔表面發(fā)射激光器)和并行模塊業(yè)務 ,交易金額1700萬美元。NeoPhotonics在這起收購之前,也收購了日本ROHM旗下高速激光器和探測器芯片業(yè)務,業(yè)務本身收購價為2120萬美元。

  Emore在前些年收購了不少光器件業(yè)務和技術,包括2007年收購英特爾的10G光模塊業(yè)務,但如今已經是風光不再。與之同病相憐的是Oclaro,在與Opnext兩家世界前十的廠商“強強聯合”后一直走下坡路,先后出售了VCSEL和980nm泵浦激光器、光纖放大器等業(yè)務,目前仍在“精簡業(yè)務”中。

  與此同時,光器件的領導者Finisar收購了高速光器件、芯片供應商u2t光子,價格約為2000萬美元。Finisar還和路由器巨頭思科傳出緋聞,幾度傳言被思科收購。JDSU則拆分了光器件業(yè)務,并將進行新一輪資本運作,據悉首先瞄準的目標是Finisar。

  這些事件都發(fā)生在最近2年。透過這些零零散散的孤立事件,可以看到光器件核心技術正在加速向行業(yè)領導者集中,形成某種意義上的技術壟斷。此前有媒體報道,國內某光模塊廠商原本和ROHM談好100G芯片供貨,NeoPhotonics的并購立刻掐斷了這條采購渠道。Finisar收購u2T光子很可能也是如此,這將對技術弱勢的中國廠商構成嚴重威脅。

  基礎研究刻不容緩

  縱觀這些收購事件,涉及到光器件、芯片層面的多項核心技術,每一項都足以讓大多數中國廠商眼紅。但是,在這場技術與資本的游戲中,玩家沒有中國人。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中國廠商過于弱小,技術上也無法消化,更重要的是,有華為200萬美元收購3leaf部分資產的“小生意”、還遭到美國政府強力阻擾的前車之鑒,中國廠商收購光器件核心技術面臨強大的阻力。

  以Emore為例,該公司在2010年計劃出售60%光器件業(yè)務股權給中國唐山曹妃甸投資公司,作價2775萬美元。結果顯而易見,由于美國政府的阻擾而宣告停止。現在Emore將這塊業(yè)務賤價賣給美國廠商NeoPhotonics,說明當時Emore光器件業(yè)務發(fā)展并不順利,美國政府的態(tài)度可見一斑。

  目前掌握光器件核心技術的,絕大多數都是美國和其同盟日本的廠商,且還在加速集中的過程中。對中國廠商來說,今后可能會更多面臨因供應商被收購導致元器件斷貨的重大風險。由于國內缺乏替代供應商,這一風險將十分可怕。既然不能仰人鼻息,那就只有自強,加強基礎技術研究刻不容緩。

  掌握光器件核心技術必須加強基礎性研究工作。目前在基礎研究領域投資最多、成就最大的是華為,據悉已經掌握了100G從芯片到器件到模塊的完整技術,400G/1T光器件技術也在加大投入研究,在集成光子技術領域也有不少收獲。此外光器件廠商光迅科技最近也在資本市場成功募集了6億元資金,力圖在光芯片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但是,大多數廠商仍在搞所謂的“中國式創(chuàng)新”,只是在產品基礎上做一些工藝細節(jié)的改進。其動機也可以理解,畢竟中國的基礎研究太過薄弱,先進技術的研發(fā)難以一蹴而就,需要投入巨額資金。日前美國發(fā)布了“國家光子計劃”(National Photonics Initiative),由政府出資2億美元邀請全美各地科研機構、企業(yè)參與打造美國的集成光子工藝研究院,加強美國光子技術實力。中國政府的重視力度,還遠遠不夠。

內容來自:C114中國通信網
本文地址:http://odinmetals.com//Site/CN/News/2014/10/27/20141027005007465729.htm 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
關鍵字: 光器件
文章標題:光器件整合加速:中國廠商亟待加強基礎研究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訊石光通訊咨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光通訊咨詢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我們誠邀媒體同行合作!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咨詢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