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近日有臺媒報道稱,華為正在中芯國際的協(xié)助下建造晶圓廠,試圖親自下場造芯以尋求在美國的芯片禁令封鎖下突圍。
報道還指出,在中國臺灣此前舉行的行業(yè)展會上,華為有關人員與臺積電的供應鏈伙伴洽談了采購設備的相關事宜。同時,報道還“透露”了中芯南方及地方政府出資等細節(jié)事宜。
集微網針對上述消息進行了多方求證,一位華為相關人員告訴集微網,上述內容均為不實消息。而多位親近中芯國際人士也都向集微網表示,中芯國際從未參與或協(xié)助過華為建廠,雙方的合作僅是此前在晶圓代工層面合法依規(guī)的商業(yè)行為,并非外界臆想的“抱團取暖”式發(fā)展。
作為中國大陸最大的IC設計公司和IC制造公司,華為與中芯國際隨著近幾年中美貿易關系的愈發(fā)緊張,以及半導體產業(yè)的重要性逐漸凸顯,被美國商務部先后列入了“實體清單”,且針對性的制裁政策不斷升級。
截止目前,華為及其關聯公司在進口所有美國產品和技術之時都需要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許可。中芯國際在從美國出口商進口產品或技術時,同樣也需要向美國商務部申請該公司的專有許可證,對于先進技術節(jié)點(10納米或以下)生產半導體所需的必須物品則將被直接拒絕出口。
中國大陸的自主供應鏈體系仍很難達到華為和中芯國際的要求,因此兩家公司的運營仍然需要向美國申請進口一些關鍵產品、材料和設備。因此,一位知情人士指出,實際上中芯國際和華為與美國商務部都保持著長期有效的溝通,兩家公司從未有過閉門造車的想法。
即便面臨極限打壓,華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依舊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華為會更加堅定地與美國公司合作,保持開放的態(tài)度。中芯國際聯合CEO趙海軍也曾在一次財報說明會上坦言,中芯國際過去20年中與美國供應商一直保持著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因此有大量美國供應商是中芯國際的第一選擇,被列入實體清單后,中芯國際和供應商們都在第一時間積極地申請準證,供應商也一直在對中芯國際更新準證的申請進展。
另外一層面,華為和中芯國際是國內為數不多堅持走國際化路線的半導體企業(yè),服務于全球客戶。其中中芯國際不僅助力國內設計公司成長,也為幾大國際公司的本地化生產提供支持。同時,近年來,中芯國際包含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聚焦于28納米及以上的新建產能項目相繼啟動,不可能會為了單一客戶去停下自己前進的腳步。倘若雙方試圖通過合作建廠來突破美國的技術封鎖,恐將引起美國更加偏激的制裁升級,因此于情于理雙方都不可能采取這種方式來威脅到公司運營安全。
至于臺媒報道中提到的“華為攜手中芯南方在深圳共建晶圓廠”,該說法更是漏洞百出。中芯南方是注冊成立在上海的中芯國際子公司,中芯南方是下一代高端通訊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12英寸芯片生產線,專注14納米工藝和制造技術,目標是產能達致每月35000片晶圓。
首先,從股權結構上來看,中芯南方的主要股東除了中芯國際和大基金外,還有大基金參股的上海集成電路產業(yè)投資基金,上海地方基金參投的項目很難去深圳投資建廠。其次,從設備采購層面,由于中芯南方本身專注的是14納米工藝,其所需要的大量設備都需要從美國進口,并事先申請許可,這對美國技術和產品還存在較大依賴性。
主觀層面,集微網此前曾向中芯國際求證過是否存在外媒屢次提到的“去美計劃”,該公司回應稱,公司長期以來堅持開放合作的發(fā)展理念,愿意繼續(xù)與全球產業(yè)鏈合作伙伴攜手創(chuàng)新,共同推動產業(yè)不斷進步,實現互利共贏。
華為與中芯國際的合縱連橫只是一個美好而又虛妄的幻想,在如今的中美時局下,即便是華為想要轉型做IDM模式,合作方也不會是中芯國際;反之亦然,在全球產能緊缺的當下,倘若中芯國際想要合資建廠,另一半也不會是華為。這兩家公司未來很難實現在業(yè)務和運營上協(xié)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