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天野宣布PLC分路器晶圓量產 破局海外壟斷

訊石光通訊網 2012/9/11 8:50:15

         光器件核心技術大多掌握在海外廠商手中一直是中國光通信業(yè)界的痛點,而2012年光博會上國產PLC分路器晶圓的出現一定程度上為行業(yè)整體破局提供了契機。

  杭州天野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下稱“杭州天野”)在近日宣布,已實現PLC分路器晶圓的量產,填補了國內廠家在該領域的空白,其握有的自主知識產權也為降低PLC分路器芯片成本乃至提升我國光通信產業(yè)技術水平作出貢獻。

  “我們的愿望就是實現芯片國產化,把海外芯片趕出去。”杭州天野董事長陸昇在接受采訪時慷慨陳詞,并詳述了該公司PLC分路器晶圓研發(fā)之路。

  破局PLC分路器芯片海外壟斷

  在近年來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我國FTTx產業(yè)已進入快速發(fā)展期,而隨著建設推進,對于PLC分路器的需求也日益高漲。

  在PLC分路器中,芯片成本一般占到40%以上。但由于2002年光通信泡沫破滅等歷史原因,我國芯片市場一直為韓日兩國廠商壟斷,份額分別達到80%和20%。

  2008年,PLC分路器芯片迸發(fā)出龐大市場需求,杭州天野發(fā)現這一趨勢即組織調研,并于2009年10月正式立項。2010年3月、7月,杭州天野分別與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研究所簽署協(xié)議聯(lián)合研發(fā),同年10月生產出第一片1*8光分路器芯片。2011年10月,杭州天野晶圓工廠開建,于2012年3月開始正式運行;2012年5月開始小批量生產。

  目前,杭州天野PLC分路器晶圓已實現量產,并開始規(guī)劃1500萬片年產規(guī)模的第三期工程,一舉打破海外廠商芯片端技術壟斷。

  據陸昇介紹,在工藝上該公司的晶圓具有國際先進水平、能與韓日同類產品媲美;在價格上則較韓日晶圓能夠為客戶節(jié)省20%-30%的成本,“為我國通信建設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當然更為重要的是,此舉代表著我國光通信產業(yè)技術的整體躍升。

  自主創(chuàng)新走向高端

  廣闊的市場前景同樣意味著巨大風險。陸昇回憶稱,在PLC分路器晶圓項目立項前他曾問過不少朋友,很多人以“大公司、大研究機構都做不出來你怎么做得出來”認為不可行。但基于自主創(chuàng)新以提升企業(yè)競爭力的思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決定投入。

  而在整個項目開展期間,三年多的研發(fā)周期也超過了他的預期,只見投入不見收益的情景固然令絕大多數企業(yè)決策者揪心,不過最終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低端重復徘徊不會有生存之道。”陸昇強調,當前通信行業(yè)競爭非常激烈,作為中小企業(yè)要生存就必須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必須向高端領域延伸。

  目前杭州天野已掌握基于平面光波導分路器芯片、低偏振相關損耗的光分路器芯片等10余個專利。據介紹,下一步杭州天虹將投入陣列波導光柵(AWG)芯片研發(fā),以進一步鞏固技術優(yōu)勢。

  他還呼吁,封裝等產業(yè)鏈上廠家組成聯(lián)盟,以分工合作、深耕細分領域,從而提高各自產品質量、降低成本/價格,并“抱團”走向更高端。

新聞來源:C114

相關文章